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

《台灣真正的軟實力》

 

分享好文~

《台灣真正的軟實力》

 

我德國老闆派駐台灣三年。

上週我們吃飯,他突然說,台灣人有一種全世界罕見的超能力。

 

他說的不是半導體,也不是健保,而是一種他稱為無意識的善良。他說完,我愣了三秒。

 

他解釋,這不是那種刻意、表面的禮貌。而是一種深植文化,連台灣人自己都沒察覺的集體行為模式。

 

它體現在無數個微小的日常瞬間,卻足以顛覆一個外國人對社會的想像。

 

他舉了幾個讓他極度深刻的例子:

 

* 沒有人的誠實

 

他有次去爬山,登山口有個小攤販,是小農在賣菜。小農不在,只留一個紙板寫著價格,旁邊放一個錢箱投錢。

 

沒有監視器,沒有鎖。他說,在歐洲,這幾乎無法想像。

 

這種不以惡意為前提的信任,是台灣社會運作的底層信念;一種奢侈的默契。

 

 * 主動過度的熱情

 

他剛來台灣時,有次在轉角看地圖找路。一位阿姨路過,不只告訴他怎麼走,還直接拉著他說:我帶你去。

 

走了整整十分鐘,把他送到門口才離開。他說他當時嚇到了。

 

這種幫你幫到底的程度,已經超越了普通的人情,近乎一種責任。

 

 * 對陌生人的集體保護

 

他女兒有次晚上搭公車,不小心睡過頭坐到總站。司機發現後,沒有不耐煩,反而叫她別下車。

 

然後直接用自己的車,把她安全送回家。他告訴德國的朋友這件事,沒人相信。

 

這種把別人的孩子當自己孩子照顧的安全感,是金錢買不到的社會資本。

 

* 對失物找回的驚人比例

 

他自己的手機、錢包,在台北掉過三次。每一次,都被原封不動地送到警察局。

 

他說,在許多國際都市,掉東西就等於不見了。但在台灣,找回失物竟然是常態。

 

這代表整個社會的拾金不昧,已經內化成一種反射動作。

 

他最後做了一個結論:他說,很多國家把法律當作社會的基石。

 

但台灣,除了法律,還有一層更強大的東西在托著整個社會。那就是人與人之間,那種不必言說的信任與善意。

 

這種善良,不是一廂情願,也不是廉價的同情,它是一種力量。一種讓社會更安全、更溫暖、更有韌性的集體潛意識。

 

他說:你們習慣了,所以沒感覺。但對我們來說,這才是台灣真正最可怕的軟實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